专业配资股票 为首都金融业输送更多人才,这场大赛决赛在京举办_专业_参赛_北京
101名海内外高校学子齐聚京城专业配资股票,开展一场以“智‘启’金融,人工智能谱写金融新篇章”为主题的激烈竞逐,优胜者还将获得在京金融机构的面试直通卡。4月26日,2025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决赛在北京举办,已经连续举办四届的大赛正源源不断为首都金融业输送人才。
获奖学生可获就业创业福利
本届大赛聚焦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,搭建竞赛交流平台,吸引了全球6000多名同学报名,收到有效报告350余份,覆盖海内外300多所高校,其中海外高校达60余所。
经过大赛组委会评审专家组对参赛同学提交的报告进行评审,共有22支队伍的101名同学受邀来到北京参加现场决赛。
记者注意到,22组项目团队各有特色,既有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的年轻参赛选手,也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参与;不仅国内各大高校选手现场“过招”,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、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外名校学子也积极参与。“大赛让我对于未来的专业研究方向更加明确,希望能有机会到北京来实习。”一位大二年级的参赛者兴奋地说。
展开剩余75%决赛现场,来自数十家在京金融机构总部及外资金融机构的专家和CFA(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)持证人组成专业评审团,对入围决赛的22支队伍的现场演讲和产品模型展示进行提问和评审。同时,现场的HR观察团为表现出众的学生发放“面试直通卡”,并评选最佳个人表现奖。为进一步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成长,大赛还为获奖学生提供CFA考试奖学金支持。
此外,优秀学生和队伍还有机会获得“国际人才港”等各类专业研修、交流、技能提升活动的参与机会,以及享受多项就业和创业支持政策、人才公寓保障等福利。
四年来吸引1.2万人报名参赛
作为北京金融业引才、育才、荐才的品牌,大赛持续帮助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多元专业、复合型人才需求。自创办以来,大赛得到30余家中外资金融机构或组织总部支持,超过100家公司累计提供600余个实习岗位,覆盖银行、保险、证券、财富管理、评级机构等多种金融门类,获得了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、数千万人关注,共吸引海内外学生1.2万人报名参赛,每届覆盖学校超过300所。
本届大赛参赛学生专业更加复合多样,非财经专业学生占比突破50%,涵盖计算机科学、人工智能、机械、电子信息等专业技术领域。本届大赛共获得30家金融机构和组织的鼎力支持,为参赛学生提供了247个实习岗位,实习岗位数量较上届增加近36%。大赛的支持机构数量较上年增加50%,还首次推出境外实习机会,涉及中国香港、法国、英国、德国4个国家和地区。
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由CFA协会与北京市金融发展促进中心于2022年联合发起,旨在解决金融机构匹配优秀人才及高校学生就业的双向痛点。
CFA协会CFA考试全球高级总经理安·福格伦表示,大赛为青年金融人才提供展示专业能力、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的平台,激发金融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活力,已成为金融机构与优秀人才的高效对接渠道。
为首都金融业提供人才保障
市委金融办副主任、市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王颖介绍,大赛的影响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,未来将持续优化赛事机制,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人才培育平台,为首都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创新支撑。
近年来,北京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,去年全市经济总量近5万亿元人民币,人均GDP3.2万美元、居全国首位;拥有49家世界500强企业,数量居全球城市榜首,还有26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、近80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。
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,不仅是金融决策管理机构所在地,也是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平台、众多金融机构总部、金融行业协会和国际金融组织的集聚地。金融业总资产、上市公司数量、金融法人机构和从业者数量等均居全国首位。
“首都金融资源丰富、市场体系完备,为金融从业者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,首都金融的持续发展需要新生力量的接续奋斗。”王颖表示,欢迎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抓住机遇,积极投身到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。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记者:潘福达专业配资股票,甘南
发布于:北京市